近日,《阿拉伯人的大航海》由光启书局出版。该书是一本研究研究古代中世纪印度洋上的阿拉伯人航海历史的著作。作者乔治·胡拉尼,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古典主义者。译者孙博,现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路与陆路”丛书之一。 海外名家的著作首次引进 乔治·胡拉尼是中东历史研究、航海史研究的大家。胡拉尼出生于英国曼彻斯顿一个黎巴嫩基督教家庭,曾获牛津米尔希尔学校和贝利奥尔学院奖学金,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东方研究博士完成后,获英管政府的耶路撒冷阿拉伯学院教职。1950—1967年就职于密歇根大学近东研究系。1967—1982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哲学系教授并于1983年退休。1978年就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因其对哲学、古典文明和航海史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对中东文化的专业洞察力而受到学界广泛赞誉。胡拉尼在欧美是一位东方研究的大家,学术地位显著,而此前他的著作还没有被译介到中国,《阿拉伯人的大航海》是目前的第一本。 《阿拉伯人的大航海》经过多次再版和内容修订,中文版基于其最新一版译出。本书最早出版于1951年。1994年,约翰·卡斯韦尔在原有版本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导读、参考文献和注释,增加了前沿的考古发现的成果。约翰·卡斯威尔是中东艺术和考古学专家,曾任贝鲁特美国大学美术系担任教授、芝加哥大学古代文化研究所(东方研究所)博物馆及斯马特美术馆馆长、英国苏富比部门负责人等职,研究领域包括西亚非洲陶瓷、中国与近东的海上交通等,他的修订使本书更有增色。 中东和阿拉伯历史研究的“大家小书” 从史前到公元1000年的阿拉伯人航海史,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地域上涉及红海、地中海、非洲、阿拉伯半岛、印度洋海域、远东包括中国等,也涉及阿拉伯人在多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活动,内容包罗万象;阿拉伯人的航海史需要大量的历史材料,尤其是史前史,文献资料相对欠缺,许多细节模糊不清,需要大量的考证。编写这样一本书,非大家不能为也。乔治·胡拉尼参考引用了许多古典文献,旁征博引,本书篇幅不长,英文篇幅一两百页,虽然短小,但内容精细全面。包括阿拉伯航海的起源、印度洋世界的航海路线,乃至船只本身,都有详尽的讲述。作者是深谙古典文化、中东世界历史、伊斯兰文明的专家,他简明易懂地写清楚了这个话题。 描绘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开启初代大航海 《阿拉伯人的大航海》是较少见的专门讲述古代阿拉伯人航海的历史书。相比16世纪欧洲开启的大航海时代,阿拉伯人航海相对不那么为人津津乐道。但实际上,阿拉伯人的航海对全球,尤其是印度洋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阿拉伯人的航海范围非常广泛,整个非洲东海岸南至莫桑比克岛,东至摩鹿加群岛,甚至中国泉州,都在范围之内。借助航海,阿拉伯人将印度洋周边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亚非欧沿线文化的传播,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阿拉伯人开启了初代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的早期浪潮。关于阿拉伯的历史写作不少,但较多聚焦在中世纪乃至以后,尤其是阿拉伯帝国时代、伊斯兰教兴起之后的历史。关于阿拉伯航海的书也不少,但主要限于英语或其他世界。相对而言,国内关于阿拉伯人早期航海、航海起源的书更少。本书可以说是这方面不多见的专题写作。 《阿拉伯人的大航海》是光启书局“海路与陆路”丛书的首批书目之一。该丛书已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刘东、刘迎胜主编,旨在引进、译介关于中西交通(中外关系、中外交流)、亚欧大陆与海洋的历史文化著作。在这套丛书中,既可以看到人类征服海洋与大陆,促进文化文明传播交流的宏大历史,也可以看到农耕与游牧民族及其国家的演变。同步推出的书目还有研究中国与美洲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尤物》、中亚研究巨擘费耐生的《中亚古代史》。正在筹备的书目有:德国汉学家柯彼德的《琥珀光与骊珠:中国葡萄酒史》,汉学家史乐民的《征税天府:马、官僚和四川茶业的衰落1074—1224》等。 |